首页题目详情

简述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问答题
2021-06-10 12:49:37
0251
参考答案: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共同点都表现为捏造事实,而且诽谤罪还可能捏造犯罪事实。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客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诽谤罪的犯罪客体...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科目:民法学
学科:法学
感兴趣题目
简述故意伤害(致死)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简述故意杀人罪与因危害公共安全导致他人死亡的犯罪的区别。
简述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简述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简述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甲(男,1988年3月5日生)平时游手好闲,贪图享乐,为了让经商的父亲多给一些零花钱而费尽心机。2005年7月3日,甲让乙(男,1989年8月4日生)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谎称自己被警察抓走了,乙问:“为什么要撒谎?”甲吼道:“这不用你管!”乙虽不乐意但还是打了电话。甲于当日半夜将自己的左手小指在齐指甲根处剁下。第二天清晨,甲让丙(男,1988年6月9日生)将装有半截手指的信封送到自家门前。中午,丙按甲的旨意给甲的父亲丁打电话:“你的儿子已被我们绑架了,限你在三天内拿20万元来赎人,否则要你儿子的命。”丁立即报案,后公安机关将甲、乙、丙抓获。甲在被羁押期间,主动交代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另一起事实:甲于2004年2月15日,在马某家盗窃了3000元现金,为毁灭罪证而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乙在预审讯问期间,主动交代了自己于2005年4月15日参与一起绑架案的经过并从中分得赎金2 000元的事实。丙在被拘留期间,检举揭发了韩某的抢劫行为,并带侦查人员在韩某的暂住地将其抓获归案,后韩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案中甲、乙、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    (2)本案中是否存在共同犯罪?如有,构成何罪?    (3)哪些人具有法定的量刑情节?
2004年5月17日,胡某因曾揭发他人违法犯罪行为,遭两名加害人报复追杀。胡某在逃跑过程中,两加害人仍持刀追赶胡某。途中,胡某多次拦车均遭出租车司机拒载。此时,一中年妇女甲骑摩托车(价值人民币6 000元)缓速驶来,眼见两名加害人已经逼近,情急之下,胡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甲推下(甲倒地但并未受伤),骑车逃走。胡某骑至安全地带,松了口气,才想起摩托车怎么处理。胡某将摩托车尾部工具箱的锁撬开,发现内有现金2 000元和一张未到期的定额存单(面额1万元)。胡某顿生贪念,将现金和存单据为己有,并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几日后,胡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在到期之前将存单中的1万元取出。此后逃往外地。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对胡某在遭追杀的紧急情况下,夺取摩托车的行为,如何定性?    (2)胡某将工具箱内的2 000元和存单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何罪?后胡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将存单中的1万元取出,这一行为又该如何处理?    (3)对胡某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的行为,如何定性?
2000年7月某日,被告人王某(15周岁)、李某、张某在某公园售票处商定,由李某负责望风,王某、张某混入购票的人群行窃。后王某、张某挤入购票人群,王某窃得一游客钱包(内有人民币200余元),欲逃离现场时,被发现。民警胡某与几名群众即上前抓捕王某、张某。王某向东逃离200余米后,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刺破胡某主动脉,致胡某因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王某逃走。张某向西逃离100余米后,被群众抓获。李某则乘乱逃走。后王某、李某均被抓获。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2)王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为什么?
《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条文中“其他方法”应如何理解?    (2)条文中“入户抢劫”应如何理解?    (3)条文中“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应如何理解?    (4)条文中“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如何理解?    (5)条文中“持枪抢劫”应如何理解?
《刑法》第270条第1款、第3款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试分析条款规定。
《刑法》第267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试回答:(1) 本条规定的“抢夺”“公私财物”的含义应如何界定?    (2)本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应如何理解?    (3)本条中“携带凶器抢夺”的含义是什么?    (4)除了本条第2款的规定外,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需满足哪些条件?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请回答:    (1)本条中“多次盗窃”“扒窃”“入户盗窃”应如何界定?    (2)如何理解本条中“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3)携带凶器盗窃的是否一律构成盗窃罪?携带凶器盗窃与携带凶器进行抢夺之后果有何不同?    (4)甲在公共汽车上窃得乙的一个包,打开包发现里面装有现金人民币3 000元和诺基亚手机一部,另外包里还装有枪支、弹药等物品,请问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5)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该如何处理?
相关题目
有权指定承担法律援助的律师作为辩护人的机关是
世界上第一部以法典形式出现的行政程序法产生于()。
“重罪十条”载于()
《海商法》中船舶适航时间是
某甲从停泊在公海的走私船上购得匕首、大砍刀、手铐、仿真枪支一批,价值30余万元,运到我国境内销售,偷逃应缴税额10万元,同时,某甲顺便购得伪造的美元10万元,一并运到我国境内,加价后出售给他人。某甲的行为( )。
北京某高校学生甲与美国一高校联系到该校就读,获准。与学生甲住同--宿舍的学生乙产生嫉妒,盗用学生甲的名义给美国的学校发--函件,称不愿到该校就读。学校遂取消学生甲的人学资格。学生甲得知此事后,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本案应适用的法律是()。
国际私法产生之初是以下列哪种形式出现的?()
1985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适用公约》规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适用的法律可以是()。
秦朝男子具有行事责任能力的标准身高达到()
明代中央最高官员“九卿”包括()
秦简《法律答问》是()
清代审理满人诉讼案件的司法机构有()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在下列情形中,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经理可以同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的是()。
管制的特点是()
这里可作为广告区域
无忧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 无忧题库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