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目
学科
试卷
登入
注册
首页
题目
详情
( )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单选题
2018-08-03 01:46:59
0
728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三从四德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课程: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感兴趣题目
国家对森林实行( )采伐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其核心是( )
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 )设定。
一个案件,经过两极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审级制度是( )
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国家的根本大法,治理国家的总章程是( )
法律规范按强弱程度可分为强行性规范和()
爱人民必须牢固树立()的思想
矿产资源所附着的土地使用权转移,矿产资源所有权( )。
狭义的法律适用又称()
个人主义是一种( )的思潮
相关题目
“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个新特点是出现了____。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主要是()。
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已经彻底根除。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在意识对物质是否有能动作用的问题上,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民生之本是()。
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
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这里可作为广告区域
专业远程教育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 无忧题库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