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题目详情

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有()。

多选题
2018-08-03 01:48:10
0568
 A.从民族之间关系的程度看,民族关系呈越来越密切的态势。全球一体化越发展,民族联系越多,民族关系就越密切
 B.从民族关系的内容来看,经济文化联系呈越来越增长的势头,而政治联系则不再独占鳌头,呈相对削弱的态势
 C.从解决民族关系的手段来看,武力征服和政治压迫从居主要地位逐步退居次要地位,而和平、友好的交往和协商成为主导地位,且具有越来越加强的趋势
 D.从民族交往的目的看,对其他民族的领土征服和资源的掠夺逐渐让位于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
 E.从民族之间地位来看,民族压迫逐步让位于民族平等,各民族(特别是各民族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主体享有平等地位。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课程:政治学概论
学科:政治学
相关题目
中国赋税制度起源很早,秦统一后,实行“黔首自实田”,
国务院总理的候选人由()。
政党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或政治组织的特征在于()。
1871年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所建立起来的巴黎共和国,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政治形式。
实行半总统制和议会制的典型国家为()。
()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国家的根本职能在于缓和与消解社会矛盾,使社会的对立面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
经济制裁是指采用断绝外交关系以外的非武力强制性措施。一般认为,财政、金融、()等领域的制裁均属于经济制裁。
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及平息国际纠纷。但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所取代()。
国际体系即指由某些()(或称国际基本单元),依据各自的力量,遵从某些国际行为准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某种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或秩序。
提出“无为而治”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意识形态在一般意义上被认为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形式。而在马克思那里,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
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正义。
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的指导作用是政治文化的一项基本功能。
这里可作为广告区域
无忧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 无忧题库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