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目
学科
试卷
登入
注册
首页
题目
详情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后,红军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经济问题。
判断题
2023-05-23 21:31:09
0
23
A.对
B.错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科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科:
未分类
感兴趣题目
在秋收起义中,为了稳住官兵的情绪、刹住失败主义的歪风邪气,毛泽东开展了“三湾改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通过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指挥枪,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1949 年到1952 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不包括( )。
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在( )。
1948年,毛泽东在哪一篇文章中完整的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在哪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做出科学评价的历史文献是?
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党的会议是?
以下哪一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地位,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相关题目
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 )
政策执行的特征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 )
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 )。
练习2(判断):头脑风暴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
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
公共政策一旦形成和实施,依然不会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从而导致环境的改善和重塑。( )
练习2(判断):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
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
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
练习1(单选):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
练习1(判断):“政策科学”一词是由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在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
(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 )出版作为标志。
头脑风暴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
这里可作为广告区域
专业远程教育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 无忧题库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