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目
学科
试卷
登入
注册
首页
题目
详情
政府机构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了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实现行政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条件的总称为( )
单选题
2023-05-19 14:30:49
0
14
A.正常利益
B.超常利益
C.失常利益
D.合理利益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科目:
政府经济学
学科:
未分类
感兴趣题目
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 )出版作为标志。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 )。
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 )。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 )地位。
(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荷兰经济学家(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 )
(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
公共政策是(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练习2(单选):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
相关题目
练习1(多选):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 )。
练习1(单选):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 )
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 )
到目前为止,对政策议程确立过程描述得最全面的是约翰·W.金登的( )
我国学者将政策工具分为( )
练习1(单选):荷兰经济学家(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练习2(判断):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
威廉·邓恩将问题分为( )
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 )的要求。
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
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
练习1(判断):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的身份意味着参政的权利。( )
练习1(单选):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
练习1(单选):公共政策是(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是(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这里可作为广告区域
专业远程教育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 无忧题库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