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目
学科
试卷
登入
注册
首页
题目
详情
对于土地改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023-05-23 21:31:44
0
82
A.为推动新中国向现代化工业国家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B.为全国农业合作化的推行准备好了基本条件
C.推动了科学和民主的思想在农村的广泛传播
D.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科:
未分类
感兴趣题目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及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
《北京条约》中规定列强在东交民巷享有的一系列“特权”包括:东交民巷不许中国人居住,不准设立中国衙署,其行政管理权与驻兵权完全属于列强,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入城仪式上解放军穿过东交民巷,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毛泽东主席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性质及危害。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土地结构,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 )。
以下( )不属于新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内容。
1949年( )中共中央进驻北平。
1948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明确提出( )战役后举行渡江作战向全国进军的战略设想。
中国共产党和南京国民党政府在1949年4月1日举行和谈的目的是( )。①迅速结束战争②建立共同政府③减少人民痛苦④夺取革命胜利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②指明了新中国的基本国体③通过了《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④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1949年3月5日到13日,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七届二中全会在( )举行。
相关题目
公共政策评估是对( )所进行的研究。
练习1(多选):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 )
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 )
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
从系统论角度看,( )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国际政策环境包括( )
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指( )
( )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
练习1(单选):( )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
公共责任是第三部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课题。( )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往往会产生( )现象。
政府预算具有( )的特征。
这里可作为广告区域
专业远程教育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 无忧题库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