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题目详情

( )指由于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会成员可就公共物品供给与其所需要征收的税收达成一致。

单选题
2023-05-19 18:17:57
057
 A.简单多数原则
 B.全体一致原则
 C.有条件多数原则
 D.多数裁定原则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课程:政府经济学
学科:未分类
感兴趣题目
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 )提出,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
公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将( )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瓦格纳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含义是指政府支出在GDP中份额的上升,即指的是政府部门政府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点十分清楚。( )
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经济发展史,政府支出规模无论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府财政统计分类体系(GFS)中,其经济分类包括水平与服务支出(工资与薪金、雇员养老金、其他商品与服务)、补贴、经常性转移支付、利息、资本性支出(资本支出和资本转移)、贷款减还款的净额。( )
成本—收益分析法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里根总统在1981年还签发了一项命令,要求美国全部新的规则都必须受成本—收益分析的检验。( )
关于政府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原因,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结论。下列属于政府支出微观增长模型的是( )。
( )是指招标人直接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进行招标采购的方法。
政府建设项目所投入的劳动力属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中的( )。
政府采购一般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某市主干道检修期间,进行了封路,由此给人们出行所带来的不便属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中的( )。
按照( )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相关题目
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产权理论和国家理论是两个基本的支柱,并由此说明经济增长和衰退的根源。(     )
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      )。
练习3(判断):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
练习2(多选):子系统决策模型的倡议者是( )。
练习(单选):(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练习1(单选):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 )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
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    )的要求。
在我国,司法权力机关的构成要素包括(    )。
在西方,公民参与的具体途径包括(      )。
练习1(判断):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的身份意味着参政的权利。( )
练习2(单选):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
公共政策是(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有价值因素、法律因素和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    )
政策终止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    )
这里可作为广告区域
无忧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 无忧题库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