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目
学科
试卷
登入
注册
首页
题目
详情
到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655亿美元,人均达到854美元,提前完成了“人均800美元”的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也要看到,这个小康水平是( )。
单选题
2023-05-23 21:32:32
0
78
A.高水平的、全面的
B.发展比较平衡的
C.低水平的、发展比较平衡的
D.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科:
未分类
感兴趣题目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 )的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讲政治是核心。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在“引进来”的基础上又开始实施了“走出去”的新战略,我国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 )。
多层次,是指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分步骤、有层次、逐步推进的。它强调的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积极与之发展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人类为了衣食住行,必须从事生活资料的生产,为此创造了各种生产工具,如石器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智能化工具。这属于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 )。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200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意味着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 )。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蓝图(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相关题目
自下而上研究途径以( )为出发点。
综摄法的运用中分析者可以进行的类比有( )
练习1(单选):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 )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首选的政策工具是( )
我国学者将政策工具分为( )
自愿性工具也叫指令性工具,它控制或者指导目标群体的行动。( )
练习1(多选):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 )。
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
(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政策终止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 )
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 )。
为便于使用,社会贴现率仍然是以( )作为参照标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中央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政府采购制度最早形成于18世纪末的西方国家。( )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政府收入是政府为取得公共支出所需资金而进行的经济活动,表现为政府筹集资金的过程或阶段。( )
这里可作为广告区域
专业远程教育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 无忧题库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