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目
学科
试卷
登入
注册
首页
题目
详情
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
判断题
2023-05-19 13:55:14
0
66
A.对
B.错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课程:
政府经济学
学科:
未分类
感兴趣题目
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
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 )
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 )。
政策效果评估包括( )的整合性评估。
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 )
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 )
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 )
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 )
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公共政策评估是对( )所进行的研究。
练习3(单选):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 )。
相关题目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 )
练习1(判断):公共政策一旦形成和实施,依然不会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从而导致环境的改善和重塑。( )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 )。
练习2(单选):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
荷兰经济学家(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 )。
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主要包括( )
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作为测量标准,目的在于分析方案的经济价值。( )
政府采购制度最早形成于18世纪末的西方国家。( )
间接发行方法是政府不直接承担发行业务,而委托给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公债发行的方法。( )
下列属于财政政策手段的是( )。
在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加;另一种是剔除价格因素以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和前者相比,后者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稳定物价始终是世界各国政府谋求的重要目标,一般认为,物价上涨率在( )以内,就是物价基本稳定。
这里可作为广告区域
专业远程教育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 无忧题库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