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目
学科
试卷
登入
注册
首页
题目
详情
下列属于有条件多数原则的是( )。
单选题
2023-05-19 18:17:57
0
39
A.120人参加投票,有31人赞成方案就可获得通过
B.120人参加投票,有61人赞成方案就可获得通过
C.120人参加投票,有81人赞成方案就可获得通过
D.120人参加投票,120人全部赞成方案才可获得通过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课程:
政府经济学
学科:
未分类
感兴趣题目
( )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
( )指由于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会成员可就公共物品供给与其所需要征收的税收达成一致。
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 )提出,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
公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将( )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瓦格纳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含义是指政府支出在GDP中份额的上升,即指的是政府部门政府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点十分清楚。( )
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经济发展史,政府支出规模无论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府财政统计分类体系(GFS)中,其经济分类包括水平与服务支出(工资与薪金、雇员养老金、其他商品与服务)、补贴、经常性转移支付、利息、资本性支出(资本支出和资本转移)、贷款减还款的净额。( )
成本—收益分析法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里根总统在1981年还签发了一项命令,要求美国全部新的规则都必须受成本—收益分析的检验。( )
关于政府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原因,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结论。下列属于政府支出微观增长模型的是( )。
( )是指招标人直接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进行招标采购的方法。
政府建设项目所投入的劳动力属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中的( )。
政府采购一般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相关题目
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 )
练习2(单选):自上而下模式是以( )为基础的。
综摄法的运用中分析者可以进行的类比有( )
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 )的要求。
练习2(多选):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 )的要求。
练习1(单选):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
( )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的集中反映。
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的形成途径有( )
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
公共责任是第三部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课题。( )
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有价值因素、法律因素和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 )
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可以把政策过程看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的博弈过程。( )
(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这里可作为广告区域
专业远程教育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 无忧题库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