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目
学科
试卷
登入
注册
首页
题目
详情
由于各个税法中所采用的确定居民身份的标准不同,会出现同时是双方居民的现象。通常考虑的因素有如下4个:①是否具有永久性住所;②是否有习惯性住所;③哪一国与其个人的经济关系更密切,即看其重要利益中心设在哪国;④是哪个国家的国民。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的排列顺序是( )。
单选题
2023-05-19 16:26:48
0
17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科目:
政府经济学
学科:
未分类
感兴趣题目
( )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除的那一部分所得税,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国规定的税率补征。
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笔跨国所得征税,就出现了国际税收问题,而承担纳税义务的人被称为跨国纳税人。( )
就调控的方式而言,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属于直接调控手段,行政手段属于间接调控手段。( )
从各国编制多年度预算的实践看,主要为长期预算,编制2—5年的中期预算的国家很少。( )
间接发行方法是政府不直接承担发行业务,而委托给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公债发行的方法。( )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彩票公益金分配政策,彩票公益金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按50:50的比例分配,专项用于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 )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无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政府收入是政府为取得公共支出所需资金而进行的经济活动,表现为政府筹集资金的过程或阶段。( )
政府采购制度最早形成于18世纪末的西方国家。(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中央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公共选择的决策机制与企业个人微观经济决策之间并不存在根本区别。( )
相关题目
练习1(多选):以下属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是( )。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 )
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
练习2(单选):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 )
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 )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
练习1(多选):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 )。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 )。
练习1(单选):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
练习1(单选):( )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
维护和实现( )是国家和公共权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
这里可作为广告区域
专业远程教育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 无忧题库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