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题目详情

1987年,**完整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其中,第一步是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

判断题
2023-05-23 21:32:20
024
 A.对
 B.错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科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科:未分类
感兴趣题目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同志在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会见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观点,他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1987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并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初步总结经验教训后,认识到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
1978年5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正下方赫然刊登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
1978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前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苏争霸,美国到处挥舞“核大棒”的严峻国际局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增强我国国防力量。“两弹一星”不包括( )。
《论十大关系》中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第四、第五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前五条实际上讲的是( )。
以下哪篇文章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邓小平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论十大关系》确定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关题目
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
练习3(判断):层级分析是一种澄清概念的技术,这些概念用来界定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分类。( )
政策工具是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     )
公共政策一旦形成和实施,依然不会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从而导致环境的改善和重塑。(     )
认为政治文化主要有地区型、依附型和参与型三中类型的是学者(   )。
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包括(     )
练习1(多选):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包括( )
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     )。
指出“公共政策”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的是学者(  )。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
(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
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的形成途径有(     )
公共选择的决策机制与企业个人微观经济决策之间并不存在根本区别。( )
国际商业贷款是由一家贷款银行牵头,由该国或几个国家的多家贷款银行参加,组成贷款银团,共同向另一国银行、政府或政府机构、公司(企业)以及国际机构提供的贷款,也称辛迪加贷款。( )
这里可作为广告区域
无忧题库

微信扫码关注 无忧题库 公众号